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全文?

 admin   2024-05-05 14:01   3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全文?

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为常住人口。


将原版本中的“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标”。


居民健康档案。1-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部分,增加居民健康卡相关内容,删除医疗卡相关内容。2-服务内容部分增加居民健康档案终止和保存相关内容。在服务需求部分增加电子化验和检验报告文件的保留方式,强调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集成和互联互通。3-将《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纳入第三版《标准》,删除《健康体检表》中有关中医体质鉴定的内容。4-添加“健康文件创建率”指标注释。建档是指填写《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的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探访记录表》中,无需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5-删除“健康档案合格率”指标,修改“健康档案使用率”指标,强调病历与健康档案记录的互联互通。6-按照相关标准修改《个人基本信息表》中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血型等编码顺序,使其与信息标准一致。


健康教育。根据当前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新媒体等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如删除音视频资料中的录像带等。


疫苗接种。1-确保疫苗接种安全,在服务内容部分增加“三查七对”。2-删除“预防接种卡”,避免重复工作和表格要求不一致。3-将原来的“疫苗免疫程序”表替换为“国家免疫规划儿童疫苗免疫程序”。


0-6岁儿童健康管理。1-将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评估内容修改完善为儿童心理行为发展题预警信号筛查,在检查记录表中增加发展评估相关题,开展儿童心理行为早期筛查发展题。2-新增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表,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判断儿童运动发育情况。3-删除“子系统管理率”指标。


孕产妇健康管理。1-怀孕前三个月由怀孕12周前改为怀孕13周前。2、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开展孕中期健康管理。要求内容改为由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督促没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孕妇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相关随访。3-产后访视时间由产后3-7天改为产妇出院后1周内。4-删除“孕妇健康管理率”指标。


老年人健康管理。1-服务内容辅助检查部分增加腹部B超检查相关内容。2-删除“健康体检表填写率”指标,不再单独设置,将原指标内容整合到“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指标中。3、明确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指标。分子是指建立健康档案、接受体检、接受健康指导、填写体检表的人员。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1-服务内容“筛查”部分新增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定义指标。2、完善血压控制满意标准。3-完善“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指标定义。添加了在最近一次随访期间达到血压标准的说明。4-删除“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指标。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1-完善“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指标定义。添加了在最近一次随访期间达到空腹血糖目标的说明。2-删除“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指标。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1、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修改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删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指标。3-删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指标。


中医健康管理。1-增加《体质鉴定标准表》填写说明,强调体质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接收者对题回的准确性。2-删除“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记录表填写率”指标,不再单独设置,将原指标内容整合到《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记录表填写率》中指标。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1-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与登记”部分,增加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的相关工作记录和报告。2-修改“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指标定义。将“报告卡数”改为“网络报告传染病病例数”。


卫生计生监督协调。一、将“卫生监督协调”改为“卫生计生监督协调”。2-服务内容中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变更为“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删除职业健康咨询指导相关内容。3-增加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的相关内容。


二、公共卫生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是完善职能定位,进一步强化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国家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能定位。


三是创新医防结合机制,打通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机制,实现人员、信息、资源互通。


四是优化监测体系,强化预警能力。“四个早晨”的核心是早发现,这是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关键。因此,在预警方面,除了2003年非典之后建立的网上疫情直报系统外,现在还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报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两个体系。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员活力,重点培养病原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判断分析等专业人才,做到日常工作重大传染病监测。监测、应急预警、现场排查、态势分析、流程控制等流程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同时,在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准入、使用、待遇、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必须出台一些新政策。


三、公共卫生五大体系?

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是完善职能定位,进一步强化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国家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能定位。


三是创新医防结合机制,打通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机制,实现人员、信息、资源互通。


四是优化监测体系,强化预警能力。“四个早晨”的核心是早发现,这是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关键。因此,在预警方面,除了2003年非典之后建立的网上疫情直报系统外,现在还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报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两个体系。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员活力,重点培养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判断分析等专业人才,做到应对突发事件日常重大传染病。监测、应急预警、现场排查、态势分析、流程控制等流程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同时,在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准入、使用、待遇、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必须出台一些新政策。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措施?

1.组织管理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1-工作职责


辖区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负责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负责与社区的协调管理,建立定期协商机制;


组织协调相应队伍开展疫情报告、防控、处置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协调物资保障等;


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防控队伍和预备队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领导班子成员


组长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党政领导带队,组员包括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药学科、后勤科、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防控小组


1-工作职责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及时对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和患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医学检疫和隔离,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取证;


承担救援、运输任务;


负责日常信息统计和上报。


2-小队成员


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等6-8人组成。组长由本机构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负责。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防控储备队伍


1-工作职责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防治队伍一样,他们属于人力资源的第二梯队。


2-预备队成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工作人员。


2、应急工作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安排,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制度,包括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学习制度。法律法规、监测预警报告体系、信息化建设体系、定期会诊体系、物资后勤保障体系、培训体系、团队协作体系等。


监测预警系统


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


报告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权利和义务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疾病。对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


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和传染病防治物资,并按相关有效期和限期更新。


1-日常使用的物质支持


环境消设备紫外线消器、空气净化消装置等,并在相关医疗区域配备。


消药品储备含氯制剂、双氧水、75乙醇、洗手消剂等。


个人防护用品医用口罩、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等。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物资储备


除日常用品外,还需储备医用防护服、N95口罩、防护面罩/面罩、护目镜、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隔离衣、防水靴套、一次性手套、防水围裙等至少1个月的供应量。


3-日常工作中的医疗设备保护


医疗救治设备应根据功能定位配备急救车、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口口器、压舌板、供氧设施、血氧仪、血压计、非接触式设备等。体温计、水银温度计等,并保证上述设备完好并有效使用。


4-医疗废物处理耗材及设施


医疗垃圾垃圾桶、医疗垃圾垃圾袋、利器盒等。


5-其他物质支持


如一定数量的警示牌、警戒线、车辆等设备设施。


信息化建设系统


确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系统有效运行,按照当地信息化建设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机构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信息系统。


物流支撑系统


1-室内空气管理


每日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行空气交换,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紫外线灯消和化学消剂汽化/雾化消,适合无人条件;


末端消可采用过氧化氢汽化/雾化等空气消设备进行空气消。


2-食堂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食品安全。


3-污水和医疗废物处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污水和医疗废物应妥善处理。


训练及运动系统


详细信息请参见本手册第5章。


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定点医院的分工协调机制


1、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分工协作机制


接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疫情防控的指导;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关于疫情下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全文?的相关话题就介绍到这儿,如果诸位网友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记得收藏订阅本站。

本文地址:http://17cet4.com/post/134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