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的介绍是什么?

 admin   2024-06-17 21:01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江苏省泰州市的介绍是什么?

泰州市是江苏省长江北岸水陆交通枢纽,新兴工业城市。位于扬州市与南通市之间,长汀河、东台运河、南关河、通阳运河交汇处外。通阳公路经过此地,连接省内长江北岸东西两岸的水陆交通枢纽。里下河地区河流的入口处。


春秋时期就已发展起来,长期受吴国管辖。汉代设海陵郡。曾多次与扬州合合。1988年改为省辖地级市,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4市和海陵、高港2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


境内地势平坦,总体上由南向北中部高、两端低。沿河地势稍低,西北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故有“里下河水乡”之称。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丰富、盐业发达而闻名。西汉吴王刘濞在此设立“海陵仓”。五朝、南唐、宋时曾在此设置海陵监。明代设立盐运使司,管理淮南盐业的生产和运输。自从淮南盐业衰落后,台州经济也随之下滑。传统手工业发达,特别是银器,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纺织、机械、化工、电子、食品等工业得到发展。空调、水泵、发电机组、尼龙帘子布、机制纸、纺织品等享有较高的市场声誉。工艺美术以地毯、刺绣、丝花闻名。20世纪80年代后,台州家电产业迅速发展。春兰品牌空调曾引领中国空调行业10年。


泰州市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渡口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东进谈判旧址、杨根思烈士陵园、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等。现代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有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兴化夺天千岛湿地奇观、兴化水上森林、凤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禾恒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等自然景观,包括台州学业和政治考试院、兴化船堂、兴化郑板桥故居故居纪念馆、梅兰芳故居纪念馆、庆云寺、曲江楼、上房寺溱湖明日园、月乌木庙及五朝铜钟等文物古迹。


台州市-自然地理


泰州路云泰州位于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


泰州南临长江,北接盐城,东接南通,西接扬州。是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5条入长江入海水道的交汇处。是沿海、长江、内河的“T”字形交汇处。台州高港是长江重要港口。


城市呈南北长条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最大直线距离约124公里,东西最窄处约19公里,最宽处仅55公里。全市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82-74%,水域面积占17-26%。


全市除荆江有一座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中部高、两端低。南部沿河真实高度一般为25米,中部高沙区一般为57米,北部里下河地区为155米。


台州辰溪市唯一的独立山丘————靖江孤山,位于靖江市以北56公里的孤山镇。海拔55-6米,周长1-5公里,面积5万平方米。浙江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残脉之一。全国有四大孤山。鄱阳湖畔的大大小小的孤山以秀雅着称,广东肇庆的孤山以秀美着称,杭州西湖的孤山以韵致着称,而杭州的孤山则以秀美着称。靖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山。——南通长江北岸商、金陵以下,是苏北大平原上唯一的山,因而颇有名气。


台州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性,由周边地区向低处集中。这里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是古射阳湖的遗迹。


江淮流域自西向东贯穿城市中部。市内河流大致以通阳公路为界。道路以北属淮河水系,道路以南属长江水系。人们习惯将属于长江水系的老通阳运河及与其相连的河流称为“上河”,而将属于淮河水系的新通阳运河及其相连的河流称为“下河””。扬州至淮安的运河称里河,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地区称“里下河”。水位高时,上游河水位比下游河水位高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0-9米。澧河、夏河水位落差较大。里下河地区,兴化地势最低,俗称“过地洼”。


台州印江流域台州市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它有四个不同的季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具有无霜期长、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的特点。台州市气温七月最高,一月最低。冬季和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在14-4-15-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天数为113天。但受季风影响,降水变化较大。


台州盛行风向春、夏季多为东南风,秋季多为东北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进入秋季,11月中旬进入冬季。一般来说,每年冬季有4个月以上,夏季有3个月以上,春、秋季各有2个月以上。总体而言,该市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都比较明显。


春天,这座城市的天气多变。春季,暖、冷气团相互竞争、进退,所以天气冷暖交替、时晴时雨。俗话说“春天,小孩子的脸色一日三变”。春雨影响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和生长,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时播种和发芽。


它对头发的生长极其有益。这真是“春雨贵如油”。


初夏,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将带来一段炎热多雨的天气。夏季城市最典型的两种天气情况就是梅雨和干旱。正常年份,初夏常有持续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均匀匹配,形成准静止锋面天气系统。此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下雨,青草塘遍地青蛙”就是梅雨时节景象的写照。梅雨天气一般持续23天左右。梅雨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同,雨期可早可晚,持续时间可长可短,降水量可多可少。常有“空黄李”、“干黄李”、“涝黄李”、“晚黄李”等。“异常梅雨”等异常现象最容易引发干旱、洪涝,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台州人民公园盛夏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此时正是狗的季节,俗称“夏旱”。夏末天气更易发生干旱,特别是高沙土地区,出现“小旱三日无雨,大旱七日无雨”的情况。盛夏是水稻生长的旺季,需要大量的水。其他秋熟作物如玉米、大豆、花生等开始开花结籽,棉花开始发芽,红薯开始形成根系,这些也都需要一定量的供水。


秋季,天气高凉,冬季风逐渐南移。冷空气慢慢占领城市,气压逐渐升高。经常出现晴朗天气,此时风力不大,有利于本季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


此外,每年夏秋两季,该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台风发生时,会出现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也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灾害。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受寒潮侵袭。当冷锋过境时,城市普遍降温,气压升高,有时会出现大风、雨、雪、霜冻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形成“三日寒四暖”冷暖交替的天气变化过程。如果强冷空气爆发并向南移动,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就是寒潮。寒潮是我市冬半年主要气象灾害。寒潮侵袭时,会造成剧烈降温,有时还会出现大风、大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生产、水陆交通、市政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台州城市-历史沿革


过了江阴大桥,就进入台州了。台州,古称海阳、海陵,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海阳周秦时称海阳,东晋置海陵县。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素有“汉唐古县、淮海名郡”之称。泰州始建于南唐,取“国泰民安”之意。据马陵《南唐书》记载,南唐初年,“亿公民安”。已提供资金,但限额未知。烈士大喜,定海陵为泰州。”由于泰州向国家缴纳大量盐税,又是苏北重要的水陆咽喉要地,公元937年,海陵由县升为州,这意味着国泰民安,故名泰州。这就是泰州。名字的由来。这里江海交汇,气势磅礴,令唐代诗人王维惊叹不已。它“浮在淮河上,浩瀚天波,海潮喷洒长空,江城入长江”。


周代称海阳,属吴国。


西汉置海陵县,属临淮。海陵县始设时间,无明确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武帝元寿六年置临淮县,辖海陵县等29县。海陵县名的由来,《清统志》卷六十七云“因地临海,地势高,故名海陵”。汉代,海陵县城所在地不详。唐代以后,县城设在今泰州市市区。


新莽、海陵县改名汀建,属怀平县。


东汉时,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时,江淮战场为魏、吴战场,海陵县被废弃。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置海陵郡,属广陵郡。


东晋时泰州望海楼,海陵县属广陵郡。


刘宋时,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齐时,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梁改海陵县为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置海陵县。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葡萄5县。县城所在地不详。


刘宋明帝太宇元年,增置临泽县管辖。武帝永明元年、五年,先后增设齐昌、海安二县。


南梁时期,海陵县改为海陵县,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葡萄、临泽七县。海陵县属南燕州。


北齐时,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县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县。


南辰宣帝五年,东广州改名南燕州。海陵县属南延州,仍辖海陵等7县。


北周时期,南兖州改称婺州,海陵县属婺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五县。省葡萄县、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文帝三年,废海陵县。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与江浦县分离。海陵县属梧州。开皇九年,婺州改扬州,海陵县属扬州。炀帝大业初年,改扬州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并入海陵县。


泰州老城海陵区唐代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武陵县,置武州县。武德七年,废婺州,改称海陵县,属汉州。武德九年,汉州改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隆二年,在海陵县东部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并入海陵县。


五朝十国时期,阳吴政权将海陵县划归江都府管辖。武夷二年,在海陵北招远置兴化县。睿帝年间,在海陵县设立海陵知院。


南唐烈祖元年置泰州。泰兴县亦分为海陵南部5个乡。泰州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县。南唐元宗十年,海陵郡置如皋县,台州增置如皋县。同年,在海陵县东部成立静海致远。马陵《南唐书》卷一“改元时,……定扬州海陵县为泰州。”王祥之《御帝济升》卷四十“谓取同台”。海陵县是台州州政府所在地。


后周,泰州被视为团联国,属扬州。仍辖海陵等5县。


北宋干德五年,台州由团联郡贬为军府,属淮南道。唐太宗三年,分全国十五路,泰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东西路,台州属淮南东路。太宗太平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县。太平兴国二年盐城划归滁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四县。


南宋时,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四年,改兴化县属成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三县。绍兴五年,泰兴县划归扬州,兴化县废镇隶海陵县,泰州辖2县。绍兴十年,泰兴县隶泰州,泰州行署一度迁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泰兴县再次划归扬州。绍兴十九年,复置兴化县,仍属台州。孝宗二年,兴化县隶高邮军,不久又隶泰州。淳熙四年,兴化县复属高邮军,台州仅辖海陵、如皋两县。


元代,元十四年设台州路,属淮东路。元十九年,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改泰州路为泰州,属扬州路。台州辖海陵县、如皋县。


明朝太祖洪武初年,海陵县并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代,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雍正三年,如皋县隶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乾隆三十三年,在泰州东北部置东台县。


古老的房屋记录着遥远的过去


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裁府废府,泰州改称泰县。民国三年,江苏省分五路,泰县属淮阳路。民国十六年,废道教,泰县属江苏省。民国21年,江苏省划分为15个行政区。泰县隶属泰县行政区,辖泰县、泰兴、靖江、东台。民国23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其中泰县为


今天跟诸位网友分享的是泰兴天气3月份气温多少,和江苏省泰州市的介绍是什么?对应的一些相关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17cet4.com/post/279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